成都APP定制开发团队告诉您,App开发,不可忽视的用户体验与应用性能监测
近几年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名词的出现见证了互联网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在互联网发展的进程中,移动应用在人们生活以及工作中占据重要地位。移动终端的灵活、多样、碎片化问题,对移动应用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个用户至上的时代,移动应用的质量关乎产品的性能和用户体验,也直接关系到项目成败。
APP定制开发用户体验
用户体验(UserExperience,简称UE/UX)是用户在使用产品过程中建立起来的一种纯主观感受。强调与用户交流来改进app产品设计的管理流程。对于一个界定明确的用户群体来讲,其用户体验的共性是能够经由良好设计实验来认识到。
在开发一个新的产品之前,我们都需了解用户经历的过程,进而验证是否有人需要这个产品或服务,不然app设计的再好,后端、UX建构的再精美都没有用。追根究底,把UX做好的关键在于——定义问题的本质并思考可以用什么样方法解决。
Zui初拟定设计方向时,我们所面临的情境及问题可能很广且有多重方向,在开始动手做app之前要先想清楚三件事:我们到底要解决什么问题、如何解决并如何持续的验证假设、如何从用户的反馈中,了解自己的产品是否符合需求。
在打造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时(user centered design),也需思考如何维持商业模式和技术的可行性。Zui终,Zui重要的是要以了解用户的需求为优先,打造以人为本的设计。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中,有很多热门关键词,但重点就是两件事:
用户体验和用户需求。
验证并修改创意,修正成符合市场需求的想法。
在硅谷有个广为流传的概念,不管是创业或做任何新的尝试,成功率只有2%。许多团队往往花了很多时间和力气在打造产品,但做出来的产品却不被市场接受。
以用户体验出发,需要做用户研究,分析量化市场调查数据并了解背后的原因,很多分析工具会提供量化数据与市场调查报告,协助进行产品分析。
定性研究就是要深度理解人的行为与需求;量化研究是告诉我们现象,定性研究则告诉我们为什么。
1、观察人、空间与环境的互动
我们现在用的定性研究,多是从设计、人类学角度出发,许多细节可以从用户的表情、肢体语言观察出来,也看他们如何和产品与他人互动,这样的观察要身在现场才会掌握完整的信息。
一个例子, Airbnb共同创始人 Brian Chesky 已身价上亿,但还是不买房,坚持使用 Airbnb的服务,通过这样的过程实际体验自家产品,观察用户如何与产品和环境互动。
2、了解用户使用流程并思考解决方式
要思考用户使用流程(userjourneys),也就是从开始到结束,用户会经历的过程。如有些团队做验证的时候会从用户打开app开始算,只这样想会失去两个更重要的东西:
用户打开app之前要做什么?
对于app外(线下)业务占比更大的产品来说,用户在关掉app之后的体验又如何?
要知道、找到并下载和安装app,把用户使用流程扩大后会更了解用户的体验,或是专注到用户和产品产生互动开始后20秒发生的事情。
当产品业务app外(线下)环节占比较大时,app之外的用户体验则更为重要。
试想一个O2O家政类app,app承载的主要功能是为用户展示服务人员、用户选择预约,约定上门服务。app提高了家政服务的效率,更加便捷省心,即便如此对于用户来说核心诉求依旧是期望获得更好的家政服务,如果服务人员在接单之后迟到、不能提供健康证明、举止用词不当、服务粗心大意任何一个点都会让破坏掉整个产品的用户体验,这些问题我们无论怎么提升app的用户体验也是无法弥补的。
做产品之前要先了解问题、拆解问题方向,如果一开始就往错误方向走,就有可能失去其他理解用户的可能性。
3、验证假设:以原型验证创业创意
创新有不同的方向,有从0到1,也有从1到N的规模化过程,从1到N是我们现在比较习惯的模式。
很多创业团队花太多时间在建立公司,但在这之前应先了解用户需求和产品,做出MVP( Minimum Viable Product)以原型测试市场并与市场互动,不断修改产品,在得到正向回应后再往下一阶段进行。
当然,做决策时不要只依赖单一数据或调查。验证要越早执行越好,才能避免资源浪费,因为新创团队没有本钱浪费资源与时间,更应提早通过用户需求调研和测试,在用户面前验证自己的产品是不是够成熟与完整。
我们在做原型前应确认好产品的方向与可行性,验证产品的时间越早越好。如观察用户如何与你的原型概念互动、了解用户偏好,并分析用户回应背后所代表的涵义。
APICloud之前帮某个电商做app,做完用户研究后发现,购物是一个很私人的事情,增加了app的定制化功能。但做了原型之后发现用户觉得在手机上买东西讲求效率,花时间设定个性化的偏好会让用户觉得浪费时间。像这样具体的原型是开发者和用户沟通的桥梁,降低与用户之间沟通的落差与误会。
对于产品开发者而言,验证原型是一个残酷的过程,尤其是创业者容易理想化想当然,而倾向忽略产品面临的真正问题。但在产品测试的阶段,要学会聪明的失败,原型越早失败所付出的代价相对较低。
以MVP( MinimumViable Product )来说,Viable比Minimum来的关键。重点不是花了Zui少的资源,而是用户想要的体验能不能被呈现出来。
这个过程中,不该聚焦在产品「看」起来如何,用户体验与产品的「视觉外观」并非相关。用户到底要什么?这些解决方案与用户的需求有没有交集点?这才是UX Zui重要的本质!
移动应用性能监测
移动应用的性能直接的影响到用户的使用体验。
通过移动应用性能监测能够有效的保证app质量,如果app在移动设备运行,出现设备型号不匹配,系统升级或者因为网络异常,设备和app不兼容出现黑屏或者闪退等问题,非常影响用户观感。
性能测试内容丰富多样,中国软件评测中心将性能测试概括为三个方面:应用在客户端性能测试、应用在网络上性能测试、应用在服务器端性能测试。
通常情况下,三方面有效、合理的结合,可以达到对系统性能全面的分析和瓶颈的预测。通过性能测试工具得到测试对象的各项性能指标,将各项性能指标与行业中的标准值或者竞品值去做对比,以得到一个综合的结论与优化改进的方案。下面将以典型app为例对客户端性能指标进行详细说明:
1安装包大小
app安装包大小能被列为性能指标,是从app性能指标及运营两个维度考虑的,用户希望安装包更小的性能也好,有的时候需要在安装包和性能之间做出取舍。
2启动时长
app启动时间是用户体验的一个重要方面,开发者会尽可能的缩短app启动时间,防止用户放弃使用app。
启动时间分为冷启动时间和热启动时间,所谓的“冷启动”,就是一个完全没有运行的应用启动时间,与热启动(应用已经在后台运行,当我们打开这个app的启动方式)相比,由于此时系统尚未建立缓存,冷启动往往要较平时(热启动)耗费更长的时间。
像微信、QQ等应用,在清除掉后台运行的情况下,打开app会用闪屏页替换白屏页,这里停留时间也会非常短,如果是白屏或者启动时间过长,很容易给用户觉得这是app卡顿造成的。
3安全测试
app安全测试大致划分为以下几类:
数据的本地存储到数据传输、处理以及远程访问等环节,基于相应的安全标准与行业标准评估app安全性;
检测app用户授权级别,数据泄露,非法授权访问等;
对app的输入有效性校验、认证、授权、敏感数据存储、数据加密等方面进行检测,排查潜在安全问题;
各种通信协议或者行业安全标准下app是否都满足要求。有关安全性更多内容可参考上期内容:移动App开发,如何确保Android&iOS应用程序的安全性?
4、内存使用
在Android系统中,每个app进程除了同其他进程共享(shared dirty)外,还独用私有内存(privatedirty),通常我们使用PSS(=私有内存+比例分配共享内存)来衡量一个app的内存开销。
移动设备的内存资源是非常有限,为每个app进程分配的私有内存也是有限制。一方面我们要合理的申请内存使用,以免导致频繁的GC(垃圾回收机制)影响性能,另一方面,我们要及时释放内存,以免发生内存泄漏。
5、CPU占用率
一般情况下,用主流手机使用appCPU占用率20%-40%算是合理的,当然这个数值随着近年来手机硬件配置的提高,会略微下降,如果CPU占用率超过80%就非常值得我们去关注了。
图片处理器每秒刷新的帧数(FPS)可用来指示页面是否平滑的渲染。手机app帧率FPS,30-60都可接受,上了60对于人眼主观感受差别就不大了。对于移动应用开发而言,并不是FPS越高就一定越好,FPS取决于显卡,是内存、CPU,是网络。故综合app其他性能指标,选择一个适合的FPS即可。
6、耗电量
相对于PC来说,移动设备的电池电量是非常有限的,保持持久的续航能力尤为重要。Android的很多特性都比较耗电(如屏幕,GPS,sensor传感器,唤醒机制,CPU,连网等的使用),我们必须要慎重检查app的电量使用,以免导致用户手机耗电发热,带来不良体验。
7、流量
目前的网络类型包含2G\3G\4G\wifi以及5G,其中还有不同运营商的区分,我们在app的使用中经常遇到大资源,重复请求,调用响应慢,调用失败等各种情况。
在不同的网络类型之下,我们不仅要控制流量使用,还需要加快请求的响应。对于需要联网的手游来说,部分游戏对不同联网方式的网络类型采用了不同的流量消耗策略,主要分为wifi环境和蜂窝网络环境。针对不同的游戏,我们统计流量消耗时,可能要连接不同的网络进行测试。
App开发不可忽视的用户体验与应用性能监测就分享这里,成都app开发选择成都本土开发团队,有保障,并且选择技术专业且有经验的科技准没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