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雕是在石料上面雕刻,使物像凸起的雕刻技法。它与圆雕*大的区别是,浮雕只从前方位(或兼顾到左、右方位)表现物像的“半立体感”,后方位或贴在石料上,或根据石料层情况简略雕刻。要凸起物像,自然要铲去非物像的部分,如果铲去非物像部分的深度浅,那凸起的物像就也浅,这样的雕作就称为浅浮雕,则称为高浮雕。高浮雕比较接近圆雕。
在浮雕作品中,保留凸出的物像部分,而将背面部分进行局部或全部镂空,就称为透雕。透雕与镂雕、链雕的异同表现为,三者都有穿透性,但透雕的背面多以插屏的形式来表现,有单面透雕和双面透雕之分。单面透雕只刻正面,双面透雕则将正、背两面的物像都刻出来。不管单面透雕还是双面透雕,都与镂雕、链雕有着本质的区别,那就是镂雕和链雕都是360度的全方面雕刻,而不是正面或正反两面,镂雕和链雕属于圆雕技法,而透雕则是浮雕技法的延伸。浮雕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是继圆雕之后出现的一种装饰性的雕刻技法,多刻于石壁或木柱的表面,如刻于北魏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的洛阳龙门石窟古阳洞佛龛的石楣上的浮雕、陕西西安唐太宗昭陵六骏浮雕等,福建各地的古代浮雕与透雕作品也不胜枚举。泉州开元寺院内镇国、仁寿二塔上的浮雕,塔内的八十尊浮雕佛像,或庄严秀丽,或慈眉善目,或刚健威武,或雄壮伟烈,极具宋代风格。
寿山石的浮雕始于明、清时期的寿山石砚四周和印章的方柱四面,因为材料的缘故,在体积上和中国历代的浮雕作品相比,悬殊很大,中国传统的浮雕艺术对寿山石浮雕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寿山石的薄意、透雕就是借鉴中国古代寺院、宫殿、亭台楼阁、小桥、村舍等装饰雕刻以及摩崖石刻、砖雕、木雕等技法发展而来的。当然,寿山石雕作为一种案上的小型艺术,也有它独特的艺术特色。清乾隆时期寿山石巨玺四面就有一代宗师周彬雕刻的浮雕博古和夔龙图案,这是早期较完美的寿山石浮雕艺术。清末民初,“东门派”第二代传人林元珠也是一位浮雕高手。他擅长利用多色阶的寿山石进行浮雕,以景衬人,层次深浅得当,刀法灵动飘逸,意境幽雅雅深远。近当代的林寿堪、王雷庭也是浮雕行家。林寿堪的佳作《鹅燕薄意笔筒》、《天堑变通途》等,都是运用浅浮雕和高浮雕技法雕制的。林寿堪的另一件雕品《南昌起义纪念馆》,也是运用焦点透视法,融浮雕与透雕技法于一体的佳作。由于三维空间布局合理,咫尺画面,游刃有余地表现了宽阔的广场和雄伟的大楼,作者还别出心裁地用透雕技法来处置作品上部的朵朵祥云,既增强了云彩空间的流动性,又因为合理的通透而突出了主体。在山水题材中,运用浮雕与透雕结合的技法表现新题材,这在寿山石雕史上是罕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