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或个人使用自己拥有的技术出资,与使用实物资产或其他无形资产出资在程序上是有一些不同的。那么,使用技术出资的基本程序有哪些呢?
四川中天资产评估为四川省内及成都市内提供机器设备评估、企业股权评估、企业价值评估、无形资产评估等各种资产评估。
一、技术出资的基本程序
(一)出资前的尽职调查工作
1.大多以技术出资入股的合同所指向的出资标的物及其法律关系并不明确——到底是以专利权出资,还是以专利权的许可出资?技术的所有权与技术的使用权是差异巨大的权利分类,纠纷正是由此产生。
2.为避免纠纷,首当其冲的是确认出资人是否拥有对该技术完整的所有权和处分权。实践中,有不少专有技术出资人的技术是在原单位工作时创造的,该技术究竟是其个人作品还是职务作品,是否会导致原单位的追诉都存在疑问;还有些出资人的专有技术(尤其是专利权、商标权)已经抵押给银行等机构,出资人拥有所有权,但并不具有处分权。
3.接受技术出资时,如有必要应要求出资人出具专利证书及其他资料,以查明该专利权是否存在共有人。以非专利技术出资的,该技术权利的归属更难查证,可以通过核实技术资料、聘请专业人员进行评估等方法来确定该部分的权利瑕疵担保责任。
(二)办理专有技术权利的转移手续
1.我国《专利法》规定,专利权的转让必须经中国专利局登记和公告后才能生效。而实践中当事人往往会忽略这一点,虽签订转让合同但未去办理登记和公告手续,结果专利权仍持在技术方手中。技术转移包括技术知识转移和相应权利的转移,公司必须通过协议约定,不仅将技术资料保存在公司,并且约定该技术的所有权归于公司,出资人或专有技术人员的离职并不能导致该专有技术权利的撤回。
2.出资人应当向公司递交有关的技术资料,并对专有技术实施在生产经营中进行必要的技术指导。这一过程,也是公司对于该专有技术的验收过程。
二、技术出资常见法律问题与风险
1.以技术出资,但技术所有权未转让
出资标的物不明确会导致技术出资标的是所有权还是许可权不清晰。技术出资的情况下,除了要求技术出资人递交技术清单、提供技术指导外,还有必要确认该专有技术的所有权归于公司,需要办理转移登记的,应当及时办理。
2.缺少对非专利技术出资的评估验收
有些非专利技术,没有公开的资料可以参考,只有专业技术人员才熟悉其经济价值,出资的评估结果信口开河,难以验收。
公司在引进该专有技术前,可以聘请相应的专家对此进行评估,对其生产经营的效益进行测算。公司也应当在出资人之外,培养具有相关经验的技术团队,以更好地学习掌握该专有技术,防止一旦出资人离职或技术封闭,公司运营受损。
3.企业给核心技术人员配发股权
现下创业型企业迅猛成长,许多企业希望也必须培养或引进更多的专有技术人才,从而带来更多更新的专有技术。但由于创业型企业的资金并不充足,以股权作为对价吸引人才成为了“曲线救国”之路,此时也不可避免会产生技术出资问题。
(1)如果是以支付工资薪酬的办法引进人才——人才以其专有技术对应的劳动力(劳务)为企业服务,企业支付相应的劳动报酬,一般不会发生技术出资的问题;但如果以股权作为对价、涉及以技术向公司出资的情况,则会产生诸多问题:技术需要转移到公司,权利需要一并转移到公司,该人才仍然需要对公司生产经营提供劳务并传授专有技术。如果技术人员带来的技术作为股权的对价,公司及该技术人员的权利义务都会有所不同。
(2)如果公司以该专有技术作为核心生产力,在引进该技术时,则应当在作价阶段严格制作技术资料清单,进行技术成果验收。实践中,技术人员担心自己的专有技术泄密,会提防公司对自己技术成果的调查和验收,许多企业没有对技术的价值进行充分评估,接受专有技术出资入股后,并未得到想象中的专有技术,一旦该技术出资人离职,将导致了“技术仍在,效益不再”的局面,公司承受重大经济损失。
三、
1.“技术”准确的价值评估,以及相对应的股权结构设置,对许多拟接受技术出资入股的创业型企业而言是一个重大挑战。
2.目前,我国对于技术出资的法律体系及整体观念并不健全,实践中相关法律纠纷层出不穷。
3.无论多看好一项技术,建议公司审慎地对待技术出资,制定详尽的出资协议(尤其是技术价值发生贬损时的调整),设置合理的股权分配比例,约定出资后完备的权利义务及出资程序,确认验收标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