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在古时候是供行人休息的地方。“亭者,停也。人所停集也。”(《释名》)园中之亭,应当是自然山水或村镇路边之亭的“再现”。水乡山村,道旁多设亭,供行人歇脚,有半山亭、路亭、半江亭等,由于园林作为艺术是仿自然的,许多园林都设亭。但正是由于园林是艺术,园中之亭是很讲究艺术形式的。亭在园景中往往是个“亮点”,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从形式来说也就十分美而多样了。《园冶》中说,亭“造式无定,自三角、四角、五角、梅花、六角、横圭、八角到十字,随意合宜则制,惟地图可略式也。”这许多形式的亭,以因地制宜为原则,只要平面确定,其形式便基本确定了。
苏州沧浪亭以其亭名为园名。此亭其实很简单,是一座方形单檐歇山顶之亭,也可以说是标准的江南园林之亭。此亭之艺术,不靠华丽取胜,不靠怪诞引人,而是靠朴实、文秀,靠刻意追求江南建筑形式之境界,以比例、尺度、韵致及色调等取胜,这也正是中国建筑艺术之根本。它之得名,还在于建筑文化内涵。北宋诗人苏舜钦购得此园,修建之后取名“沧浪”,这是取《孟子》中之句:“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可以濯我足。”可见其高洁之精神。后来欧阳修对此有题咏:“清风明月本无价,可惜只卖四万钱。”这后一句似不雅,没有写到亭柱上,空着。据说后来还是一位渔夫接句:“近水远山皆有情”。正中苏舜钦之意,于是完成此联。可见园中建筑,不但要有形式美,也要有文化内涵。
园中设亭,关键在位置。如上所说,亭是园中“点睛”之物,多设在视线交接处。如苏州网师园,从射鸭廊入园,隔池就是“月到风来亭”,形成构图中心。又如拙政园水池中的“荷风四面亭”,四周水面空阔,在此形成视觉焦点,加上两面有曲桥与之相接,形象自然显要。当然此亭之形象,也受得起如此待遇;如果这座亭子形象难以入目,这就叫“煞风景”。又如沧浪亭,位于假山之上,形成全园之中心,使“沧浪亭”(园名)名副其实;拙政园中的绣绮亭,留园中的舒啸亭,上海豫园中的望江亭等,都建于高显处,其背景为天空,形象显露,轮廓线完整,甚有可观性。
石亭子镇位于湖南省衡阳市祁东县中西部,丘陵地区,地形狭长,距县城35公里,北临黄土铺,西连砖塘,东邻白地市,南接祁阳文富市,全镇幅员面积6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6239亩,下辖27个行政村,324个村民小组,8761户,总人口32064人,其中农业人口31634人,境内交通十分便利,省道S317从该镇通过,祁(东)太(和堂)、白(地市)邵(阳)两条县级公路从镇边穿过,祁(东)公公路贯穿全镇,村村组组通公路,是湘南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该镇人杰地灵,山清水秀,物阜民丰,历史文化悠久。镇内天子坑、石堰、梅塘小二型水库,有古典史书记载,发下泉水,四季不断,水流量大,水质好,有名的梅塘烟雨曾是永洲八景之一,该镇至今还有保存尚好的乾隆钦赐牌楼,被列为省级文化保护遗产,在外的有识之士达500余人,为该镇的经济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不着谷、大豆、柑桔、柰李、黄花菜、生姜、芋头是该镇的主要农产品和农副产品,黄花产业是该镇的主导产业,湖南黄花集团总公司就发源于该镇,该镇也是全国较大的黄花菜原产地之一和湘南重要的商晶粮生产基地。养殖业以牲猪、鱼苗、家禽为主,近年来,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该镇已形成了牲猪、薯粉、药材、黄花菜、反季蔬菜、鱼苗、生姜及香芋七个生产基地。该镇矿产资源丰富,有煤、铁、铜、锌等多种矿产资源,其中的煤的储量大。